類比鍵盤 ( Analog Keyboard ) 可以判斷此使用者按壓的距離,磁軸鍵盤也是屬於其中一種。以本篇介紹的「RT 快速觸發 Rapid Trigger 功能」,就是磁軸鍵盤近期非常熱門的重要特色,讓使用者不只可以決定要壓按的觸發點,也能進行快速放開的距離。本篇適用於阿米洛 Varmilo Muse 65 HE、Varmilo Minilo 75 HE 磁軸鍵盤。不過對於各家的磁軸鍵盤 RT 功能來說,都是非常接近的設定方式,此外,阿米洛在軟體上還提供死區保護、觸底保護等防範功能。
Analog 類比鍵盤可以偵測使用者按下按鍵的動作
一般機械式鍵盤,內部有兩片金屬片接觸與放開來提供按鍵輸出功能,換句話說為壓下與放開按鍵,其狀態為有送訊號與沒送訊號只有2種狀況。而類比鍵盤來說,則是可以偵測出按鍵壓下的數據變化,來確認使用者按下的距離等數據。以現實生活來說,就像是汽車踩油門方式,當踩下越深可以讓拉高速度,當輕踩時速度就不會這麼快。
類比鍵盤有許多方式可以完成,例如現在常見的磁軸鍵盤、電感軸鍵盤、光軸鍵盤、電容式鍵盤都是有機會達到類比功能。但這塊還是要取決於鍵盤的設計,不見得剛所提到的鍵盤全都能支援類比功能,如果單純只做為判斷壓下與放開的話,基本上就與一般鍵盤相同功能,這部分還是參考鍵盤的規格為主。類比鍵盤的進階部分,這部分老貓未來會再加以介紹。
為確保類比鍵盤的穩定性與支援性,建議收到任何鍵盤的第一步,都是先將鍵盤更新到最新的韌體狀態,達到最佳的類比效果。
使用快速觸發 RT (Rapid Trigger) 前,請記得先進行磁軸校準
剛剛有提到類比鍵盤,就是能偵測出按壓的距離,這部分會依不同類比鍵盤而有不同的判斷方式。對於磁軸鍵盤來說,市面上通常會有透過 霍爾IC (Hall Effect Sensor) 或 磁傳感器晶片 TMR Sensor 等來進行運算偵測,主要都是以磁軸內的磁鐵來進行磁性判斷。會從啟始按壓就有個啟始數據,當按壓到底部時會有另一組底部數據,當這 2 個差值數據,就能推測出軸體按壓過程中的數值變化。
這些雖然都有理論值,但是在實際產品上,不同磁軸的磁性,以及透過不同的 IC 晶片實測出來會有落差,一切都還是要以真正數據才是最完美狀態。另外,不同磁軸擁有不同的磁通量,因此也無法以一概全,再加上每一種磁軸的鍵程距離都不同,例如有些規格為 4.0mm,但有些為 3.4mm、3.6mm 等等都有。如果全部都套用單一鍵程,其實是會有問題的。
▼ 開啟阿米洛磁軸鍵盤網頁設定頁面 ( https://varmilohe.cn/ )後,點選觸發功能就能到磁軸設定頁面。
▼ 依序點選「全選」,選擇軸體後,就能開始進行磁軸校準。
▼ 點選開始校準後,鍵盤每個鍵都會預先顯示綠色,請一一壓按個別按鍵,需壓按至底停個 1 秒後再放開。讓鍵盤記錄一下未壓下與壓按到底的數據值。
▼ 壓按過程中會先顯示成黃色鍵,接下來再繼續壓回變成綠色鍵即可。當全部重回到綠色鍵,即可按下右側的停止校準。
鍵程、磁性數據都不同,不是更換磁軸就能用
老貓國際以另一個方式來舉例,假設磁軸未壓按狀態數值為 20,當壓按到底數值為 100,而其的差值為 80。若按鍵總行程(鍵程)為 4.0mm,假設能切出 40 階的間隔,每 2 數值的差異代表著 0.1mm 的差異;若能切出 80 階的間隔,每 1 數值的差異代表著 0.05mm 的差異。但如果在初始與最底的磁性數據相同,但鍵程不同的話,切出來的意義性則完全不同。因此,磁軸在更換軸體時,記得要在設定後台進行修改才行,並非硬體更換後就能順利使用。
阿米洛的 Muse 65 HE、Minilo 75 HE 都有支援更換磁軸的功能,可以針對鍵盤的每一個按鍵都能獨立設定出磁軸種類,直接進行套用數據即可。但這部分要以其公布的磁軸種類為主,有在支援列表中才是最完美表現。這部分對於任何廠牌的磁軸鍵盤都是相同原理與思維,關於阿米洛更換磁軸未來會有另一篇文章教學可以參考。
▼ 阿米洛 Varmilo Muse 65 HE、Minilo 75 HE 磁軸鍵盤分別支援不同磁軸,詳細以後台頁面為主。
精準度並非約小越好,適用且穩定才是重點
從剛剛的過程,可以理解這些變化間隔的精準度,會受限於磁鐵的磁通量與偵測 IC 規格。但這部分在幾年磁軸的火熱加持下技術越來越成熟,因此有些廠商已能切出 0.001mm 的精準度出來。
如能達到 0.001mm 的精準度也不錯,但也別受限於精準度的規格數字,就認為這樣數據就是完美表現,因為 0.001mm 已經遠超過使用者的體感感受。換句話說,我們是無法從手指精準按出 0.001mm 的間隔,其實就連 0.01mm 也是如此。在追求這些數字規格時,還是要回歸到是否能感受出差異性。以一般來說,0.1mm 是基本數據,將軸的行程中能切出 40 段已經能讓類比鍵盤做到許多功能。因此,如果再切更細,感覺更精準一些沒錯。但如果在韌體調校沒有完美的話,反而會讓鍵盤做出錯誤的判斷。因此,能在精準度與實際表現取捨下能有穩定的表現才是最重要的。
從剛剛介紹磁軸的一些原理判斷,可以了解到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到磁軸最佳表現。因此,最好的方式,是當開始使用磁軸鍵盤時,都先進行韌體更新後,再進行個別軸體校準,才能發揮出磁軸最穩定的特色功能。
開啟 RT 快速觸發 (Rapid Trigger) 第一步:設定觸發行程
假設已經理解前面的知識,已經將手上磁軸鍵盤的每個磁軸按鍵都有設定對,並且都經過校準,接下來開始設定磁軸鍵盤最熱門的 RT (Rapid Trigger) 快速觸發功能。首先,就能從軟體頁面上調整觸發的行程,讓使用者壓按到特定行程就能觸發按鍵。以往機械鍵盤的規格來說,通常都落在 2.0mm 左右,也就是要壓按一半才能觸發。而磁軸鍵盤因為類比特性,可以讓使用者自由調整,壓按到多少行程就能送出訊號。
在此,建議不管是否要開啟 RT (Rapid Trigger) 快速觸發功能,都建議調整到自己習慣的觸發行程數值。
▼ 軸體下方為觸發鍵程,數字越小代表壓按距離越小越快觸發。
▼ 可以開啟動態顯示,在壓按時可以看到左側的即時按壓距離來感受設定值。
觸發行程會依不同廠商的預設有所不同,本例阿米洛 Varmilo Muse 65 與 Varmilo Minilo 75 的預設皆為 1.5mm。這就是在操作上,會覺得磁軸鍵盤在按壓上感覺比機械軸鍵盤快的感覺。如果覺得 1.5mm 太快,還能進行微調,例如變成 1.65mm 等。這部分會受限於磁軸鍵盤的精準度間隔差異,例如 阿米洛 Varmilo Muse 65 的精準度規格為 0.02mm,而 Varmilo Minilo 75 為 0.01mm,這些都會在數據上的調整會有不同的段差間隔。
開啟 RT 快速觸發 (Rapid Trigger) 第二步:開啟靈敏度設定
第一步所設定的觸發行程,代表是壓按 (Press) 達到多少鍵程時,就會觸發該鍵訊號。這部分對於機械鍵盤來說,如果要送出放開按鍵 (Release) 的動作,基本是要將按鍵幾乎全放開,讓按鍵回到原位才會讓電腦了解按鍵已被放開。這部分當然還是要以機械軸的規格而定,在此不細節講,先以大方向來介紹。
在此的 RT 快速觸發 (Rapid Trigger) 靈敏度代表當按鍵在觸發狀態下,能定義出當使用者鬆開按鍵,讓按鍵回彈多少距離後,就直接送出按鍵放開的狀態訊號。同時,在放開訊號的狀態下,再壓按多少距離就能再次觸發該鍵,讓按鍵再次送出訊號。當然,後者還要滿足第一步的觸發行程前提下才能進行此部分再次觸發。如此一來在整體表現來說,與機械式鍵盤相比,能夠手指在最短的壓按過程中,讓遊戲的角色更快速停止移動,並且能更快的再次移動。
以實際例子來舉例,當觸發行程設定為 1.5mm,其靈敏度為 0.1mm 的數值前提下。當一開始手指直接壓按到 2.2mm 時,其在經過 1.5mm 時就已直接觸發該鍵訊號,但若此時從 2.2mm 開始放開按鍵,直接讓按鍵快速回彈到 1.7mm,但當按鍵回彈經過 2.1mm (2.2mm – 0.1mm = 2.1mm) 時,就已經直接送出放開按鍵訊號。如果在此時,又再壓按到 1.9mm 時,由於滿足觸發行程 1.5mm,在壓按過程經過 1.8mm (1.7mm + 0.1mm = 1.8mm)時,就已經再次送出按鍵訊號。
整體看下來,就能了解到按鍵在不斷按下與放開的過程中,即使按鍵沒有完全放開回到 0mm。在這之間的所有變化過程,都能不斷地送出壓住按鍵訊號,以及放開按鍵訊號的功能。與傳統固定按下與放開的機械鍵盤來說,在操作上會更快許多。
在設定的精準間隔來說,會受限於磁軸鍵盤的精準度間隔差異,例如 阿米洛 Varmilo Muse 65 HE 的精準度規格為 0.02mm,而 Varmilo Minilo 75 HE 為 0.01mm,這些都會在數據上的調整會有不同的段差。但如果沒有特別需求,其實不建議調整到這麼小的數值,在此還是以預設即可。只是在微調過程中,可以了解 Varmilo Minilo 75 HE 會比 Varmilo Muse 65 HE 更加精準,但實際使用狀況來說感受都有所不同。
▼ 開啟快速觸發選項,即打開 RT 功能(Rapid Trigger)。Varmilo Minilo 75 HE 預設值為 0.10mm。
▼ Varmilo Minilo 75 HE 精準度最小值為 0.01mm。
▼ Varmilo Muse 65 HE 預設值為 0.20mm。
▼ Varmilo Muse 65 HE 精準度最小值為 0.02mm。
開啟 RT 快速觸發 (Rapid Trigger) 第三步(進階):單獨設定按下與鬆開的開啟靈敏度
在壓按按鍵的過程中,有往下的壓按 (Press),也要往上的鬆開/放開按鍵 (Release) 共 2 種動作,在第二步的過程中是統一設定一組靈敏度來同時套用設定。在第三步的操作過程中,當開啟「單獨設置鬆開和按下的靈敏度」後,就能看到出現「按下靈敏度」與「鬆開靈敏度」這 2 組數據可以調整。這部分對於進階使用者來說,就更能設定出自己習慣的操作動作。
▼ 開啟「單獨設置鬆開和按下的靈敏度」後,就能針對按下與鬆開進行分別調整。
▼ 按下與鬆開可以調整成不同數值,在此的間隔也會依鍵盤型號不同而有所不同。
RT 快速觸發 (Rapid Trigger) 特別功能:全行程快速觸發
當開啟「全行程快速觸發」後,除非使用者完全鬆開按鍵,不然都會將該按鍵持續送出。如此一來,即使稍微鬆開按鍵也不會讓按鍵中斷訊號。這部分是針對音樂遊戲所設計,因此在預設是關閉狀態。如果有音樂遊戲需求,可以打開試試看是否適合使用。
▼ 開啟「全行程快速觸發」,適合音樂遊戲使用,平時不用開啟。
RT 快速觸發 (Rapid Trigger) 特別功能:死區保護開關
在按鍵的壓按過程中,從一開始的 0.0mm,到磁軸觸底的部分,其實在類比數據的表現上不會非常穩定。這部分各家廠商都會進行韌體最佳化,讓使用者在按壓過程中沒有感覺這部分有問題,也因此越來越多家強調「0 死區(零死區)」功能特色。阿米洛 Varmilo Muse 65 比較早期推出,預設會開啟死區保護;而 Varmilo Minilo 75 為近期推出,在韌體調校後預設已關閉死區保護達到 0 死區特色。不過 Varmilo Muse 65 在後期調校完後,也達到穩定狀態,未來可能在某版修正中,直接出廠就為 0 死區特色。
這部分在使用上來說,如果覺得操作上沒有問題,可以不用特別開啟。但若覺得在初始與壓到底部的操作過程覺得不順,則建議開啟死區保護。
▼ 開啟「死區開關」,就能針對鍵程一開始與觸底的地方進行調整。Varmilo Minilo 75 HE 預設開啟死區開關,會與原始狀況相同。
▼ 在此調整左側的箭頭,就能調整死區所保護的範圍。
RT 快速觸發 (Rapid Trigger) 特別功能:觸底保護開關
當按壓磁軸按鍵到底部時,由於再更大力,或者有按著不動又有一些旋轉的動作,會讓偵測數據無法穩定呈現。最常見到有些鍵盤會發生斷觸的狀況,即手指還持續壓到底沒有放開,但訊號已經被判斷鬆開按鍵了。這部分在各家的韌體調校來說,已經減少其發生的機率。這部分阿米洛也有針對觸底時加了一項演算法判斷,增加磁軸壓到底的穩定性。這部分建議打開,這不會影響到 RT (Rapid Trigger) 功能表現。
▼ 開啟「觸底保護」後,可以降低觸底斷觸的狀況發生。
結論:依使用者需求決定是否開啟 RT 快速觸發 (Rapid Trigger) 功能
磁軸鍵盤與其他類比鍵盤都有支援 RT 快速觸發 (Rapid Trigger) 功能,這些都是在以往只有單純 On(開) / Off(關) 的機械鍵盤上看不到的功能。因此在短短幾年內變成是一種熱門的功能,也讓許多廠商在推出自己的磁軸鍵盤等產品中,一定都搭載此 RT 快速觸發 (Rapid Trigger) 功能。但其實類比鍵盤不見得只有 RT 快速觸發功能可以使用,還有許多衍生出的功能可以操作,以下都是以阿米洛鍵盤為範例所提供的教學參考:
- 磁軸鍵盤:RT 快速觸發 Rapid Trigger 功能介紹 (類比鍵盤),以阿米洛磁軸鍵盤為例
- 磁軸鍵盤:動態鍵程 DKS (Dynamic Keystroke) 功能介紹與應用 (類比鍵盤),按壓過程送出許多動作
- 磁軸鍵盤:MT (Mod Tap) 功能介紹與應用 (類比鍵盤),長按短按提供不同功能
- 磁軸鍵盤:TGL (Toggle Key) 功能介紹 (類比鍵盤),開啟後連續送出按鍵
- 磁軸鍵盤:RS (Rappy Snappy) 功能介紹 (類比鍵盤),以按壓距離優先觸發
- 磁軸鍵盤:SOCD 功能介紹,另稱 Snappy Tappy、Snap Tap、FlashTap (類比鍵盤),以按壓順序優先觸發
以上這些都是以阿米洛磁軸鍵盤能夠提供的類比功能來進行介紹,建議使用者可以依需求來決定是否開啟使用。也不代表購買了阿米洛磁軸就一定要開啟這些功能,但絕對能調整出適合自己的類比鍵盤。